錢八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錢八小說 > 七十年代雙職工家庭 > 第73章 還一個生日驚喜

第73章 還一個生日驚喜

-

韓境元像做實驗一樣專注,熱得他脫了所有外衣,就穿一件楊風給他做的套頭睡衣。

把切好的肉條鄭重地交給楊風,楊風眼也不眨地裹上麪粉三兩下就倒進鍋裡油炸了。

剛完成的作品轉瞬即逝,香味飄出來就冇有很心疼了,繼續回頭揉麪。

他什麼都冇做過,看楊風也不怎麼做飯,做年夜飯才意識到人家是平常不怎麼做,做的時候什麼都會,危機感促使他一直在想還有什麼活兒可乾。

契合的兩個人在一起做什麼都不無聊,楊風炒好菜,蒸米飯的時候想到一個可以分享給韓境元的好東西。

“我給你炒個雞蛋。”楊風興致勃勃地說。

韓境元看她在鐵勺上倒了點油,打了一個雞蛋撒了點鹽,攪散,就伸進灶口,驚奇地瞪大眼睛。

火一燒裡麵的雞蛋就啪啦作響,楊風拿筷子攪拌了幾下,聞到味道就拿出來夾給韓境元吃。

“好香,冇吃過這種味道的雞蛋。”

楊風得意地彎起眼睛,翹起嘴角:“那當然,這可是灶上獨有的味道,以後常給你做。”

韓境元愛死她自信的小模樣了,好像隻有在他麵前才能看到活潑一點的她,被心牽著低頭親了他一下。

兩人剛進屋要吃飯,就聽見外麵有人敲彆的門,這一排住的都是姑娘,楊風就出門在灶牆邊探出頭看了一下。

也冇看見人,但是聽到何其正的聲音了,這傢夥過年時自己買了一隻兔子,送到食堂烤好了,這是拿過來送給林詩的。

真不錯,人終於開竅了,而且這倆人進展好像還不錯,林詩也收下了。

韓境元出門拉住她手,這一會兒就冰了,想讓人進去,不走心地問:“誰呀?”

楊風也不是個八卦的人,就進屋跟他講:“我們部門的何其正你認識吧?他追林詩呢。”

“林詩看不上他吧?”韓境元說。

“確實是,不過我覺得快看上了。”

被子疊好,褥子往裡折了兩折,露出大半個炕來,底下鋪的是老鄉家裡買的蘆葦墊子,兩個人坐在小炕桌兩側邊吃邊聊。

韓境元說準備結婚事項的事兒,楊風也放在心上了。

不過她知道這會兒的結婚都是吃個飯就結束了的,要是同時結的婚多還有集體婚姻,領導統一講話的那種。

她更在意的是結婚以後申請新房,搬家要準備的東西。

“建設隊的效率實在高,我看到第二季度就能搬一批進去了,要是有你們研究員的,你記得去看看,回來把屋子結構畫一下,我好去打傢俱。”

韓境元點頭:“總工教授他們肯定能過去,我到時候去看。”

楊風征求他的意見:“你有什麼想要的嗎?”

韓境元想了想,搖頭,“你住著舒服就行,和你住一起我怎麼都行。”

他是楊風見過最不以物喜的人,從錦衣玉食的環境到物資匱乏的窮鄉僻壤也能堅定地搞研究,單純的性格品質已經不足以概括這個人了,他還有崇高的理想和不屈的信念。

越是看清這個人,越是對這三十年曆史感到震撼,時代裡的無名英雄挑起了整個國家的脊骨。

冇多久楊風就給家裡寫信,說今年十二月六號結婚,楊風正好過了二十歲生日,那天是週六。

說得越早,沈媽楊爸就越能提前申請好假期,倆人都在廠裡舉足輕重,一請假就得半個月,各方麵都要協調好。

新的一年,廠裡的生產任務又加重了,王部長的新工作計劃冇有組織處,給了楊風很大權限。

楊風給組織處開會:“雖然咱們去年做出了很多成績,但這是不夠的,廠裡每一個部門都在出成績,管委會完成了家屬樓二期的建設,乾部住處也快完成了,家屬們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滿足,我們在新的一年也要更上一層樓。”

第二天下班以後,楊風冇打飯帶著韓境元回家,煮了一碗長壽麪,桌子上還放著一個小蛋糕。

中午楊風說回來包餃子,其實她打發蛋清手都快廢了。

拿出準備了好久的禮物送給韓境元,是一個大的寫生本,上麵有第一次見到的韓境元,第一次表演的韓境元,第一次約會的韓境元,久彆重逢的韓境元,相親時的韓境元。

一直到……求婚時的韓境元。

楊風趴在韓境元背上看他一頁頁地翻看,送出去以後又擔心對方是否滿意,愛情總是令人徒增煩惱。

“喜歡嗎?”

怎麼不喜歡呢?

這是回國四年第一次過生日,下定決心回國時也冇有想到形勢如此嚴峻,竟然跟姥姥就此失去聯絡,實驗是可以讓人摒棄情感,但真的有人如此用心時感動都要從心裡溢位來了。

韓境元把本子放在桌子上,拉過楊風緊緊環住她的腰,悶悶地說了聲謝謝。

兩人許久都冇有說話。

二月底第一批兔子進行了第三次繁育,第一窩兔子進行了第一次繁育。

四月,養兔廠迎來了爆髮式增長,總數突破了800。

選了一百隻兔子回來,正式在廠裡也成立了養兔基地,地方就在下遊的山上。

天氣暖和起來了,服裝廠出了各式襯衣,外套,但數量都很少,開通了縫補業務,也不貴,缺東西就出個材料費,再掏兩毛錢就可以了。

市裡配額裡有西裝布,放在供銷社也賣不出去,楊風就買過來,製了一批西裝,給廠長,書記,王部長推銷了一套非常正式的,在店裡做了一批日常能穿的流(山)行裝。

廣告效應極為明顯,大批量做過一次的衣服後麵都不出大量,這會兒大家都是縫縫補補又三年的,工資再高也節儉。

出過的衣服隻是告訴大家服裝廠可以做這個,後麵再有人要就跟定製差不多了,提前說一聲,過幾天來買。

服裝廠最大的成就就是教會了五十多個婦女同誌使用縫紉機。

當時有兩張壓在手裡的票,又被買了回去。

在服裝廠學了技術,又能賺錢,相信有了貨源兩個家庭肯定會願意買一台回去。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