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八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錢八小說 > 三國:大魏庶子,開局截胡鄒氏 > 第108章 獻上科舉製,曹操震麻了

第108章 獻上科舉製,曹操震麻了

-

曹鑠的話一出,曹操整個人驚呆了,望著手中的書本久久不能說出話來,這次不是氣的,而是被震驚的。

什麼?一本書的價格與一件衣物相同?

現在一卷竹筒纔多少錢,都夠買一件衣服了。

一本書甚至需要上百卷竹筒,那麼看一本書需要付出的成本和汗水可想而知。

而如果一本書能壓縮在區區紙張內,而且可以隨身帶著,那麼是天下學子的幸事啊!

相信不會有人反對這樣的科技革命吧?

曹操大笑道:“如果如此,天下讀書人都該拜謝你,你解決了天下讀書人的大煩惱!”

曹操看著自己麵前這些兒子,曹鑠怎麼顯得那麼順眼呢?

總是能給自己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,又瞧了瞧幾位小一些的兒子。

這要是多出幾位這樣的兒子,那麼曹家豈不是真要天下無敵了。

曹操突然回想起剛纔的失態,立馬嚴肅起來,說道:“口說無憑,你何時將書本造出來再說,為父肯定不吝嗇賞賜你的。”

曹鑠心中表示,這個家要不是我早散了!你的老婆,大兒子都要掛了。我需要你賞賜個錘子,隻希望你彆浪死了!

曹鑠繼續說道:“父親,我認為你還冇有領悟到這本書的真正意義,書本身隻是載體,更重要的政治延伸。”

曹操見曹鑠絲毫不給自己麵子,直接說自己愚鈍,書的意義不就是給人看的,如果書的生產權在自己手裡,那麼我想給誰看書便給誰看書,那便變相的成為了天下之師!

這難道還不夠?

曹操剛剛掛滿笑容的臉龐突然停了下來,此時的他已經不敢隨意的反駁曹鑠,因為他害怕被打臉,剛剛就被重重的打了一波,要不是自己臉皮夠厚,現在恐怕已經拂袖而去了。

曹昂見情形不對,生怕曹操的麵子又要掉了一大塊,連忙說道:“子譽,這造書權力如果在我曹家,相當於天下讀書人都將有求於我曹家,那麼還有何需要延伸的?”

此時的思維定式讓曹昂是很難跳過這個坎,當前人才選拔靠的是什麼?

無非是察舉與自薦。

這些是什麼,無非是世家豪門特有的當官途徑。

一名寒士需要做官,也必須找個豪門認祖宗,要不然誰給你舉薦?

所以人才被豪門壟斷是最難解決的,曹操出身豪門,對此事最是瞭解。

曹操想要斷絕了士族門閥的根基,絕對不是多發發書本那麼簡單的。

曹鑠繼續說道:“如果想要挖斷士族門閥的根基,光靠印刷書籍絕對是不夠用的,此類印刷術總會被有心人學去,天下之人的書不可能

隻來自我曹家,而且即使書多起來也躲不過士族門閥的壟斷。他們要做官,還是得靠士族門閥的舉薦!”

“那麼我們為何不想出一種方法,可以繞開士族門閥,讓他們失去這個權利,讓更多的寒門子弟既可以有書讀,也可以有官做!”

“我有一法,可以徹底斷送士族門閥的生路!”

曹操聽完再次大驚,作為上位者便能明白士族門閥的厲害之處,不管你如何任用,每個地方的人才總是出自那幾個家族,這其中千絲萬縷的關係自不必說,他們緊密的抱在一起,冇有一絲絲的縫隙。

因為他們有共同的利益,所以這樣更是容易造成結黨營私,內耗嚴重,獎懲無法分明等問題的出現

如果真的有辦法解決這個看似無解的問題,那對上位者是最好的訊息。

曹操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,於是立馬說道:“速速講來!”

曹鑠繼續說道:“既然是製度有問題,咱們不如換個製度,這個製度便是科舉製度。“

曹操很有興趣,連忙問道:“什麼叫做科舉製度?”

曹操的聲音很大,把曹丕等人嚇得夠嗆!

曹鑠繼續說道:“朝廷實行察舉製,征辟製,本意是為了朝廷選拔德行優秀,才能出眾的棟梁之材。這個出發點是冇有任何問題的,但是也給了地方官員,與門閥增長的空間。相信父親應該很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吧!“

曹操聽完老臉一紅,這套玩意他實在是太熟悉了,他與袁紹等人被舉孝廉,當中怎麼運作的他再熟悉不過了,無非是裙帶關係。

但是他們年少時是妥妥的紈絝子弟!可以用不學無術來形容,但是他們為什麼能舉孝廉?

會被推薦入官?靠的不就是家裡的關係網。

如果隻是少部分人有這樣的特權便算了,那麼如果所有的地方士族都這麼乾呢?

所以漢末的察舉製是有大問題的。

那麼為何不引入後世都覺得相對公平的科舉製度?

曹鑠也不管曹操是怎麼想的,又繼續說道:“所謂科舉製,首先要保證的便是人人都能參加,而且報名權不能放在地方官手裡,而是學子們自己手裡。這便是參與的公平性。”

“其二,分門彆類,有特長者取之。考試類目以實際需求的人才為導向,經文、算學、法度、儒學、兵法、甚至道學都可入試!”

“第三,考試時間固定,考試規矩嚴苛。每年或者每幾年固定考試時間,不得隨意更改,參與考試之人不能作弊,參與監考的官員不能舞弊,否則便是大罪!”

“總而言之,保證考試的公平性,考試以學問的水平定輸贏,要想成為晉級者,必須是能者上庸者下,再也冇有門第之分!再也冇有門閥壟斷!”

曹鑠畫了個大餅,這個餅前所未有的驚人。

而曹鑠結合從隋朝開始的科舉製度優點,提出了三大核心。

曹操等人那是聽得如癡如醉,如夢如幻,就連擔驚受怕的劉協都聽的入了迷。

曹操半天才緩過神來,太高了,實在是太高明瞭,天下能想出這招的本身就是奇才。

朝廷要是能將此事落實下去,哪來的這麼多諸侯王蹦出來,這地方的權力將不斷的更迭,就連朝堂中樞的權力也更加往帝皇身上靠攏。

隻是此事要實施將觸動現在大多數人的利益,那麼勢必會遭到一些人的反對吧!

此事又該如何解決?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