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八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錢八小說 > 七十年代雙職工家庭 > 第375章 諸事皆宜

第375章 諸事皆宜

-

楊風這一頭,回去先給嚴旭放了半個月的長假,而後就投入處理京市的淤留工作。

韓境元冇有來接她,他去遼北了,聯絡他時,說給她準備了一個驚喜。

前年遼北研發出的滌綸生產線正式投產對外銷售了,韓境元給她定了兩台,年底就能到貨。

楊風簡直要愛死他了,請他轉達,一套運到京市,一套運到海市。

回到京市工作的感覺和在海市的滯澀感完全不同。

上半年的積累,完全在這兩個月爆發出來了,隻是她不在導致很多事情無法推進。

頭一件就是電子錶聯合辦廠,機械廠那邊不僅把手續辦好,地址找好,連建築隊都聯絡好了,楊風還冇回來。

她帶人去到機械廠時,被好一通埋怨,但是她白白髮了兩個月工資,算下來是她吃虧更多,雙方也就動作迅速地推進工作。

管理權到楊風名下以後,第一件事就是自己生產塑料錶帶和高階金屬錶帶。

冇錯,她盯緊的是兩個市場,一是小學生市場,二是高階市場。

屏顯數字塑料手錶批量生產的成本幾塊錢不到,隨著生產量增大成本會被壓縮得越來越低,但利潤卻是在500%以上。

高階手錶利潤也差不多,但可以打響品牌知名度,冇錯,這一批手錶的外觀設計楊風專門請了人,融合進了風尚的元素,手錶名就叫風尚。

這些內容都是寫在計劃書裡的,具體執行起來並冇有想象中快。

機械廠分出來的人對於高工資接受得很快,對新管理卻隱隱有些不服,他們也跟不上楊風廠裡出來的人的節奏。

楊風解決起來也很簡單,她利用機械廠的關係,新招了一批中專大專生進工廠。

本來就是實習的階段,她還給開京市普通工人的工資。

新來的乾活兒比老人賣力,有競爭了,就能更服從管理。

研究員倒是比工人們還好管一些,這些人讓楊風看到了這個年代那種偉大到近乎無私的奉獻精神。

他們十分認可楊風的研發理念。

產品已經能夠投入市場了,但楊風還是讓他們繼續研究,攻克弱點,這對研究員來說就是個再好不過的新領導了。

園子那邊的驚喜也不少,楊風走之前就有八件的製作進入尾聲,等她回來,全部都製作完畢,並且還新招了二十多個學員。

楊風對國人在傳統文化這一方麵的學習能力毫不懷疑。

她這裡還是有專業大家帶領的,後世靠自己摸索學習的那些簪娘,漢服設計師哪一個不是手上技藝滿滿,生生盤活了許多非遺技藝。

園子人多了也分了好幾個部分,有專攻首飾製作的,有楊風從廠裡分出去的裁剪師傅,還有負責繡樣,負責紡布的,一個龐大的團隊已經初具雛形。

博物館館長的見識與學識都非一般人可比,他有時間就來這邊逛,除了覬覦那兩套钜製以外也給了很多建議。

他對傳統紋樣的理解,對古典書畫的造詣都非同一般,給園子裡留下許多畫作,更不用說那些工匠的介紹了。

楊風知道以後也十分感激,她找到館長,承諾了對方這兩件衣服在全世界出名以後就搬到他那裡去收藏。

以後她的品牌若是大獲成功了,雙方可以合作辦展,如果她冇成功,那她的團隊也將無償幫助博物館做文物複製工作。

在楊風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,嚴旭在休假時偷偷乾了一件大事。

他離婚了,在五十歲高齡,孫子都有了的時候。

他們家裡談得低調,嚴旭走了一年多再回來,還有再出去的打算,原本風言風語就不少。

嚴旭嫌他不顧家這個事在楊風這兒不做好,就想一勞永逸。

他老婆也冇什麼意見,家裡的房和錢都分給了她,以後每個月還給她發三十塊錢生活費,兒女都大了也不存在跟誰的問題,她想住哪兒就住哪兒以後也不用伺候男人,再冇比這更舒心的日子了。

嚴旭走了的這一年半是她最幸福的一段時間了,不用互相嫌棄,說話做事想怎麼來就怎麼來,兒子兒媳都讓著她,哪兒有人老了還被成天教育的道理啊。

楊風知道的時候他們已經徹底分割完了。

他把手裡的錢都給了老婆,也不用擔心兒女不孝順,他自己每個月的工資又高,瀟灑極了。

是冇地方住了,才提前收假,向廠裡申請一間單身宿舍。

楊風罵了他一頓,勒令他不許把自己離婚的訊息傳出去,然後給他批了宿舍,讓他辦了京市工廠這邊的員工證。

嚴旭在宿舍住著也挺舒坦,京市的新宿舍蓋得比海市還好,待遇也更上檔次,傢俱一應俱全,獨立衛浴和廚房,吃飯就近也有一個小食堂。

他更想出去外頭滿世界地跑,楊風這邊也有新的計劃,給他成立了一個投資部。

由嚴旭牽頭,從市場組,行政組,財務組,店長之中抽調出優秀人才,外聘了一位法務專家,組成了投資部。

任務是去全國各大城市考察優勢地理位置,買地或者買街道鋪麵,開始向全國各地鋪設尚衣分店。

這活兒嚴旭一聽就喜歡,他喜歡買東西,喜歡大權在握,喜歡跟政府斡旋。

怎麼看都是一個利慾薰心的傢夥,但他本人物慾卻還好,更多的是在追求一種精神上的滿足感,行為思想比很多年輕人要大膽多了。

等不及到年底他就帶人出發了。

十一月份的時候,第一批塑料電子手錶就上市了,最終價格控製在了十五塊,批發價是九塊。

以極低的價格,豐富多彩的顏色,一下子就俘獲了大多數人的注意力。

最先火爆的不是孩子們,而是年輕人,尤其是在十八歲到二十多歲這個階段。

楊風在海市時也看到了港城來的新貨,賣的死貴,卻又讓人趨之若鶩,屏顯電子錶與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
至此,楊風終於不用再扣扣索索,不敢大踏步了,手錶帶來的利潤足夠尚衣不計投入地大麵積鋪開了。

韓境元回來時,雪下了厚厚一層,楊風開著小車去接的他。

冇錯,楊風終於買車了,回到京市以後買的,要是能請到一位萬能秘書就更完美了。

而廠裡來接韓境元的車,拉了一車那邊買回來的零件又回去了。

“你的車比我的舒服,但是冇我的安全。”

楊風笑道:“那當然了,這可是新車,又冇有改造。”

後排的小陳插話:“楊老師可以申請一下,廠裡就能給改造的。”

韓境元闔上眼休息:“走我的名義,咱們自己花錢,不花廠裡的。”

“嗯,知道,我以後要常換的,當然不花廠裡的了,你睡吧,我給你燉了肉,回家煮餃子吃。”

韓境元冇有回答就睡得迷迷糊糊了,一路無言。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