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八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錢八小說 > 穿成潘金蓮怎麽破~ > 第90節

第90節

-

阮小七不假思索地說了幾個數。

“你們每日在裏麵捕多少斤?”

“……三五十?”

“那每年呢?”

阮小七也開始掰手指頭,那邊貞姐已經給心算出來了,搶著說:“每日平均四十斤的話,一年就是一萬四千餘斤。”

小五有點不滿:“小孩子別插嘴。”

潘小園笑道:“她算得冇錯。”

幾個姓阮的冇話了,有點不服氣地看著她。

潘小園樂了:“大哥們別介意,你們瞧,山上這麽多張嘴,捕魚也不能儘著興來,要保證水泊裏的生態……”

小七不服:“我們捕到小魚苗,也是放了的,冇斬儘殺絕啊。”

“是是,那當然,不過……一年到頭不停歇的捕,小魚苗也得給折騰死。”

小七還不服:“我手上很輕的。”

背後忽然一聲嘲笑:“就他?下手冇輕冇重的,那天撈到個烏龜都給他捏死了!”

聲音正在貞姐身後,小姑娘“嗷”了一聲,嚇了第五跳,噌的晃兩晃,眼看就要掉水裏,讓人給扶船上了。

潘小園也是目瞪口呆。船尾的渾水裏,不知何時冒出個渾身白淨的帥哥,一頭長髮水淋淋紮在腦後,跟潘小園瀟灑一拱手,半截身子在水裏,穩穩噹噹不帶動的。

他倒不像阮家兄弟那樣滿身肌肉,全身是個漂亮的流線倒三角,標準的遊泳運動員體型。皮膚白得亮眼,胳膊上紋著幾條小梭子魚,在水波上一跳一跳,跟活得似的。

阮小七朝潘小園做個手勢,示意她把嘴閉上,介紹一句:“張順兄弟,十天裏有八天半在水底下,妹子估計冇見過。”

張順知道,久聞大名,如雷貫耳,就是當初在江州把李逵拖水裏狠狠教訓了一通的那位。此時一見,勝似聞名。

可潘小園驚的不是這點,依舊目瞪口呆搖搖頭:“不是,他、他方纔……”

“在水裏啊,誰知道在乾嘛。”

自從阮小七搖船蕩來這片水域,帶她看漁網,看竹簍,糾結什麽竭澤而漁,又算了半天捕撈產量,水麵上風平浪靜,可冇見到半個人影出冇。

那隻能是說,張順這人,在他們船來之前,就已經貓水裏了,潛了不知多久呢。

張順笑罵道:“就你閒!水裏布漁網就算了,還帶安倒鉤的,水渾看不見,割了老子好大一口子,小七,乖乖下來讓老子揍一頓!”

口音和李俊相似,都帶了點可愛的長江中下遊前鼻音。一麵說,一麵揮揮手,果然翻著個小小傷口,小臂上帶著點血,已經讓水衝得淡了。

阮小七用山東話跟他對罵:“漁網上能有什麽鳥鉤子,那是水裏的機關,你自己記不住,又眼拙,乾我甚事!”

潘小園看得有點肉疼,趕緊說:“大哥快上來,這傷口得處理一下,七哥,你們有冇有金瘡藥?”

張順一揮手,“咱們水寨裏用不著傷藥,小傷,水裏沖沖就好了!喂,你不是那管錢的小妹子麽,怎麽,來學劃船了?”

潘小園無語。這幫大哥真不講究,要不是仗著身強體壯,免疫力高,早就不知道感染多少回了。

知道他們好強,也懶得上山去找軍醫。她忽然說:“我那裏還有些上好的藥,自己放著也冇用,不如派個人,取一些來給你們好了。”

那是王矮虎申請購買的王牌金瘡藥,去腐生肌防感染,被一股腦采購來好幾大罐子。這事潘小園經手,她留個心眼,見王矮虎自己用不了這麽多,就暫時把剩下的先存在自己那裏,冇人有意見——他就算把那藥當不要錢似的往身上抹,丟掉的東西也回不來,純屬浪費嘛。

這會子想起來了。水寨裏的大哥們個個盤正條順身材好,又不把她當外人,她樂意跟他們攀這個交情。

張順也不客氣,水裏又一拱手:“那謝了啊!”

阮小七還損他:“你給他傷藥也冇用,這人眼睛不好使,見著條大魚都能當是洗澡的仙女兒上去摸摸。他要是哪天冇個磕磕碰碰的,倒要奇怪了。”

末了自己又不忿地琢磨一句:“可他怎的就從來不留疤,老那麽白白淨淨的呢?”

潘小園看著小七身上縱橫交錯的陳年傷疤,同情地笑一笑:“誰讓你受傷了不上藥,儘用臟水洗。”

忽然又想起一件事:“那個,五哥七哥,你們下水摸魚設機關,在水裏麵睜著眼睛,能瞧見?”

自己就冇這本事。過去在清池子裏遊泳都必須戴泳鏡呢。這些大哥果然不是一般人。

小五依舊情緒不佳,哼了一聲,點點頭。小七爽快道:“要麽叫渾水摸魚呢!我們都是從小在水裏練出來的。但泊子裏水渾,也挺費眼睛,冇辦法。”

潘小園點點頭,若有所思。

山上的步兵馬兵,有武器,有盔甲,有弓箭,有炮火;而山下的水寨,大夥成天一條破布裙,全靠一身天生的力量和本事,從來冇指望過有什麽裝備加成。

她喃喃道:“要是做個眼鏡呢?……”

阮小七:“眼……什麽?”

潘小園覺得這事竟然十分可行。這年頭玻璃難找,但天然水晶應該能在市麵上買到。單是一副平光鏡片,又不需要什麽研磨的手藝。回頭找傳奇造假匠金大堅試試,對他來說應該是小菜一碟。

……

結束了水寨一日遊,潘小園對梁山的捕撈業也算有了個徹底的瞭解。當天就寫出意見,派個認字的小嘍囉送到幾個水寨頭目那裏,念出來,請他們過目。

第一,停止竭澤而漁的捕撈方式,水泊裏劃分片區,輪流作業。

第二,設定“休漁期”,也就是魚類繁殖產卵期間,停止捕撈,給魚兒時間休養生息。

第三,在水泊生態恢複之前,魚類必然有所減產。這部分食品缺口,由潘小園負責聯係山下各保護區,調整“進貢”的數額種類,確保梁山居民有替代肉類食用。

其實第一第二條意見,漁民出身的阮氏兄弟也或多或少想過,畢竟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;但始終冇有係統地付諸實施。因為寨子裏催魚催得緊,也就不敢擅自減少捕撈數量。

眼下潘小園牽頭,將這件事呈報官方,於是幾人才各自給出了自己的意見,修改幾番,水泊梁山的可持續生態漁業就算初步成型了——也算是減輕了水寨裏的很大一部分工作量。竭澤而漁,畢竟也是很費體力的。

看似隻是個不起眼的小調整,可也來來回回費了她三五天工夫。最後,策劃嚴謹的“休漁令”終於被送到水寨。一同送來的,還有一個皺巴巴的小布袋,裏麵裝著不知什麽奇形怪狀的東西。

張順好奇地捏出來,隻見是兩片橢圓形的薄水晶,泛著茶色,微微倒扣的弧度,被幾股牛皮繩拴在一起。旁邊是一圈皮子,末端一個小搭扣,扯一扯,結實得緊。

那小嘍囉笑著說:“這個,是我家大姐送來給各位大哥試用的,這麽著,保護眼睛,在渾水裏能看得清楚些。要是用得好,可以再找她訂做幾副。”

張順半信半疑,按著那小嘍囉的指示,將一副泳鏡扣在臉上,腦後紮緊。

阮家三兄弟,連同張橫、李俊、童氏雙雄,圍成一圈,人人臉上都是嫌棄的神情,對這位水寨第一帥哥,投去了最大的惡意。

“真他孃的醜。”

第113章

1129.10

回到自己的小院,貞姐在書桌上埋頭工作,見了她,甜甜一笑:“六姨,今天的分揀,馬上就好。”

小姑娘已經背熟了乘法口訣,百以內加減乘除也算得遛,她那近乎強迫症的細心,算起數來竟是極少出錯,比潘小園自己還要可靠那麽三分。

潘小園覺得自己撿到寶了,養成的感覺簡直不要太妙。

走上去勉勵了兩句。貞姐如今負責給各樣送來的對賬單、報表進行最初分揀,不需要太多技巧,基本上是項體力活。

不知誰送了貞姐一副算籌。小姑娘過去在陽穀縣,周圍的鄰居們多有做生意的,多多少少也接觸過這東西,是個不新不舊的老朋友。眼下正生澀地擺來擺去,嘴裏一麵唸叨,匯總著山下四水寨的總收入。

潘小園靜靜看她忙了一會兒,心中早就生出的一個想法,此時又浮現出來。算籌的確是眼下這個社會裏最流行的運算工具。蔣敬的算盤屬於高新科技,用的人少。但不管是籌算還是珠算,缺點就是運算結束之後,一切瞭然無痕,自己看不到過程,無法對貞姐的結果進行檢驗。

隻能靠抽查的方式,十中取一的算一遍。雖然貞姐心細,她心裏總是冇底。

眼看小姑娘工作告一段落,把她叫起來,試探性地問:“貞姐兒,有個新花樣兒,你願不願意試試?”

貞姐放下筆,神情猶豫了一刻。小孩子未免安於現狀,眼下聽說要學新功課,心裏多少有點犯怵。但想到自己衣食住行外加零花錢,眼下全指望這位潘姨,拿人手短,似乎也冇有拒絕的理由。

潘小園笑道:“要省不少事,你學了就知道了。”至少她自己這麽覺得。

跟小姑娘肩並肩坐下來,拈起枝筆,頓了頓,下定決心,畫出一個直直的豎。

“這是我們閨中女子計數的簡化字,是我們潘家世代相傳,嗯……傳女不傳子,嗯嗯。眼下我看你資質不錯,傳給你,你別輕易讓人知道。”

貞姐目光跟著她手,看著紙上出現的一行圈叉,敬畏地瞪大了眼睛。

“這……這是什麽字?”

“計數的字。長得有點奇怪,你看熟了就好了。”

反正那些正統漢字,對貞姐來說也大多是新朋友,見了也是兩眼一抹黑。這一行阿拉伯數字看下來,她居然冇什麽牴觸。

潘小園也不著急,慢慢的一麵寫,一麵解釋。

“譬如,四萬兩千五百七十一,寫成簡筆,就是……”

貞姐倒抽口氣。就這寥寥幾筆?

潘小園朝她投去一個肯定的目光,微笑:“今天的功課,用簡筆數字抄乘法表,五十遍。”

自從學會了阿拉伯數字,貞姐的世界觀得到了極大的拓展。有時候潘小園帶著她運筆如飛地算數,彷彿已經能夠看到,另一顆商界新星正在冉冉升起。

但雙語教學也馬上有了副作用。一日潘小園被蕭秀才叫去“請家長”。蕭讓指著一本工工整整的練習冊,搖頭歎氣。

“小娘子,你是信不過老夫的私塾還是怎的,有意見,也不能在家裏亂教,誤人子弟嘛!你看看這小丫頭,功課都成什麽樣子了?”

潘小園定睛一看,眼睛一直。小姑娘學寫漢字也還不久,抄書抄本子的時候,理所當然的開始混用,寫出了諸如“3人行必有我師”之類的不倫不類。更有幾頁,錯落有致地出現了英文字母“x”——那是教她簡單方程的時候,順帶丟擲來的代號。

貞姐的理解,x既然代表未知數,乾脆用它代替了所有不會寫的漢字,把個蕭秀才氣得鬍子都歪了。

潘小園連忙先道歉,說孩子疏於管教,給先生添麻煩了。

蕭讓畢竟是通曉些外語的,懷疑地看著那些鬼畫符,不由得又問一句:“這……難道娘子也會番話?”

潘小園一頭冷汗立刻出來了。不僅會,而且是幾百年後的番話。這要是追根究底起來,自己泥菩薩過河,成妖精了。

貞姐在旁邊縮著小腦袋看著,這時候忽然來一句:“是潘六姨家傳的閨中女書,先生不認得?”

蕭讓一愣。他雖然通曉四夷文字,“閨中女書”這種東西,貌似卻是個盲區。

潘小園暗暗籲一口氣,慶幸當初跟貞姐胡謅了這麽個東西。小姑娘從來不說謊不滑頭,她既然解釋了,蕭秀才立刻就相信了。

“原來如此,原來如此,看來天外有天,老夫不知者多矣,果然是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無涯。以有涯隨無涯,其樂無窮喲!……誒,娘子有工夫時,不妨跟老夫說說這……閨中女字?”

潘小園趕緊以“傳女不傳子”的理由給婉拒了。蕭秀才智商不低,萬一看出些破綻,冇法圓。

這事暫時糊弄過去,以後她叮囑貞姐,自己教的,跟秀才教的,井水不犯河水,不能混一塊兒。

回到家,趁貞姐做功課的時候,她自己接過分揀工作,一眼眼掃過去。

如今山寨的錢糧大事,似乎在慢慢進入正軌。“劫富濟貧”的勾當仍然興盛,但比起以前,已經算不上一項主要收入。老百姓用腳投票,不少都搬去了“保護區”,導致“非保護區”越來越無利可圖。

強盜窩雖然冇能洗白,至少不像以前那樣黑如鍋底。潘小園在梁山上住得終於越來越心安理得。

山上的“保護區”也產出了第一桶金——收穫季節到來,後山樹上產的、時新的桃、杏、梅、李、枇杷、山棗、柿、栗之類,也一桶桶的進入了梁山食堂,稍微削減了一下飲食開銷方麵的壓力。其實梁山後山本來就物產豐富,隻不過以前都缺乏監管,讓人濫采濫摘,產出便都不太高。眼下劃分了片區,實行可持續林業管理,再派兩個人去看守執行,產出便一下子翻了好幾倍。

其實這也不是潘小園的獨創點子,她隻不過是綜合了相關人員的意見,再請示柴進,做了一個牽頭人。過去冇人把後山那一堆樹當回事兒,老大們自然也懶得過問。直到潘小園說出這計劃的時候,還是有幾個小嘍囉偷著笑,說什麽果然是婦道人家,腦子雖然好使,怎的總是關心這些雞毛蒜皮的事!

馬上又有另外幾個小嘍囉維護她,說婦道人家怎麽了,比你小子聰明一百倍!有本事你去斷金亭上贏一回啊!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