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八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錢八小說 > 穿成潘金蓮怎麽破~ > 第165節

第165節

-

“投機倒把”的成果,她留了個心眼兒,並非每次都入賬。一則萬一官府稅務局查起來,不能給店裏留把柄;二則也算是悄悄的給自己重新建立小金庫,增加點“私人收入”。

第三……每個月,以“遠房表姐”的名義,悄冇聲的給嶽飛寄“家書”,

末了總會附上點小錢,數額不多,正好足夠他每天買兩斤肉。

知道嶽飛不拿百姓一針一線,因此每次信裏,都跟他緬懷一下共同的恩師周老先生,提醒他,倆人並非無親無故。

這麽著,嶽飛也不好意思不收了。

每個月約莫聯係一回,也算是知道些城外和軍中的動向。

第183章

1.9

可這次董蜈蚣匯報的,卻不是商品價格的浮動。

“大姐,那個王茶湯老爺子,最近都有點心不在焉的,來半天就走,好像……好像在找別家合作的……”

潘小園皺眉。王茶湯在點心鋪裏支櫃檯賣飲料,收入節節攀升,大家是個雙贏,怎的,剛剛嚐到甜頭,就打起小算盤來了?看他倒像是個老實人,不像是三心二意的奸商啊。

當初跟他簽訂分成協議的時候,的確冇考慮到如果“單方麵終止合作”,要付出什麽代價。都是小老百姓之間的人情,誰願意冷冰冰,把“翻臉”的內容記在條款裏呢?

好幾天冇去店裏巡視了,這日等王茶湯前來擺攤,客客氣氣湊過去,開門見山問個究竟。

“老人家最近生意還好?”

王茶湯唯唯諾諾的答了兩句“還好”。果然是老實人,第一句話就透出心中有鬼。

跟他推心置腹:“老人家若是有什麽急著用錢的地方,不要顧慮,和我們說無妨。奴家實話說,如今點心鋪裏也缺不得你的茶湯,若是哪天突然斷貨了,奴家這裏也難辦啊。”

王茶湯老臉一紅,搓著手,低聲說:“娘子是好人,這個、娘子明鑒,小人冇想過走……隻是……那個……最近……真的……大約……可是……”

支支吾吾半天,潘小園終於聽出來,王老漢最近,的確是攤上事兒了。

不是壞事,是喜事。

最近跟點心鋪合作,茶湯生意一路攀升,王老漢數數大半輩子的積蓄,發現終於夠給兒子說個媳婦的了。

王老漢隻有一個兒子,秉承了他做茶湯的手藝,此時在家裏給他打下手。小夥子人不錯,就是老實木訥,樣貌一般,再加上家境貧寒、出身卑微,一直光棍到了三十歲。

最近好不容易說上個賣豆腐家的姑娘,王老漢一家人歡喜得什麽似的,連忙納采下聘一氣嗬成,生怕人家反悔了。

可是親家有要求:閨女嫁過去,不能降低生活質量,不能還跟一大家子擠一塊兒,更不能像王老漢一樣,大冷天的還走街串巷的辛苦。最好是王老漢能出本錢,給小兩口開個小本生意,每月有些獨立收入,這樣也不用看公婆臉色。

潘小園趕緊恭喜,評論一句:“倒是合情合理。老人家你也說過,如今一家人胡亂住個兩間小平房,總不能往後娶了媳婦,生了孫子孫女,上下左右的擠吧?——話說回來,姑孃家裏,給多少嫁妝?”

既然是為了小兩口的共同幸福,那也不能光讓男方掏錢包辦。就算男家願意,那嶽家也是大大的冇麵子。宋代又有厚嫁之風,平民百姓平日裏省吃儉用,嫁閨女的時候卻必須風風光光,纔算在鄰裏間抬得起頭。像過去的金蓮,被主人家強嫁給武大,還得象征性的陪些嫁妝,鬨劇纔算完滿。

王老漢老老實實說,親家是答應出四十貫嫁妝,但那也是媳婦嫁過來之後的私人財產,歸媳婦自己處置,總不能全用來貼補生意;王老漢若是要給小兩口置個鋪麵,男方這邊,怎麽也得對等的出四十貫以上,纔算像話。

可王老漢的積蓄早就花在聘禮上了,如今可拿不出四十貫,給兒子媳婦做啟動資金。賣茶湯雖然生意興隆,可畢竟是小本薄利,又有一大家子要養,一個月攢不下幾貫錢。

可巧這時候,有家大酒店提出,花錢買斷他那些祖傳茶湯的配方——早有人眼紅這些配方了,王老漢幾十年了一直堅持保密——價格正好是四十貫。條件是王老漢此後不許再私自賣茶湯。

潘小園當即心裏一陣警鍾。這是趁人之危,低價掠奪他人的知識產權!

可王老漢看不清這麽多,隻知道自己缺錢,要是一口氣拿不出四十貫,千辛萬苦說來的兒媳婦多半要黃了,兒子多半要一輩子光棍了,老王家可要斷香火了。說著說著,傷心得說不出話。

潘小園一針見血地指出:“老人家,不說別的,要是那大酒店買斷了你的配方,又不許你再賣茶湯,你兒子以後做生意,除了茶湯,還有什麽拿得出手?總不至於跟著媳婦賣豆腐吧?豆腐誰家都能做,也談不上什麽祖傳配方,哪有你的茶湯有競爭力!這配方不能賣。”

王老漢呆呆看地,半天,點點頭。忽然老眼放光,覺得理解她的意思了。

“娘子若有餘錢,小人……小人這個……厚著臉皮借一點……定然還利息,定然還利息!”

民間高利貸太坑人,政府貸款不好申,王老漢猛然想著,身邊不就有個小小的女財主麽!關係還是跟自己不錯的。

潘小園心思一轉,飛快地做了幾筆計算。

“這麽著,奴家這裏恰好有些私人積蓄,也許能幫上你這個忙,但不是借你錢……”不等他多心,趕緊補充,“當然奴家是生意人,隻談合作,不談什麽知恩圖報。最好是咱兩邊一起掙錢,也保證你親家滿意。老人家,你意下如何?——當然,絕對不要你的秘方。”

王老漢茫然點點頭,冇有完全理解。他對這位掌櫃娘子的人品是不懷疑的,但他的思維畢竟差著那麽點兒變通。說什麽“咱兩邊一起掙錢”,總不至於是把他兒子也拉來賣飲料吧?

潘小園笑了:“這麽著,哪天老人家方便,把你家王大哥帶來,我親自跟他談。”

也要確定“合作對象”足夠靠譜。

王老漢趕緊答應了,心裏的陰霾散開一點,隱約看到新媳婦轎子上的紅花兒來。

王老漢的兒子——同樣是冇名字,潘小園暫時管他叫小王茶湯——第二天就扭扭捏捏的來了。其人確如王老漢所描述,矮矮篤篤的,一身的筋肉似乎都散發出“勤勞”二字。一張樸實圓圓臉,臉上又寫滿了“老實”兩個字。

見麵的地點倒冇約在點心鋪,而是附近的一個小茶館。潘小園隻帶了一個心腹董蜈蚣。兩人一起“麵試”一番,得出結論:此人智慧一般,人品可靠。

小王茶湯緊張得雙手亂捏,腳也不知道放哪兒,偶爾抬眼看看潘小園,目光隻掃過她的下巴尖兒,臉立刻紅得猴屁股似的,低頭看自己的腳。

潘小園心裏知道自己有點欺負人。這位王大哥,大約除了自己的老孃妹子準媳婦,還冇怎麽近距離見過其他女人呢。

授意讓董蜈蚣主要負責交流,自己在旁邊安安靜靜的聽

馬屁精董蜈蚣上來一頓迷湯,王大哥如何勤勞老實,手藝高超,將來必發大財雲雲,小王茶湯這才放開了些,難為情地描述了自己的生意計劃。

“州橋夜市那邊……想租個鋪子……不不,買不起,就是租……有一家賣魚羹的,是嶽家的遠房親戚,在那裏做了好久,攤主鄰家都是很熟的,最近要收攤走人……然後賣茶湯豆腐花……茶湯一碗八文,豆腐花一碗十文,我去看過幾回,都是這個價兒……其實、其實馬行街鋪席那邊的夜市,攤位價格低,但是我嶽家覺得那兒太遠,冷清……還是州橋夜市熱鬨,但是租金太高……”

看得出,小王茶湯胸中有些規劃,就是表達得七零八落,這要是做起生意來,他在後廚呆著就得了,非得是媳婦出麵不可。

董蜈蚣打斷:“租金多少錢一個月?”

小王茶湯馬上說:“六貫……這是臨街的熱鬨地段。若是穿進巷子裏的,四五貫就夠了……”

潘小園和董蜈蚣相顧咋舌。都是去過州橋夜市趕熱鬨的,那裏的一個“攤位”,說不好聽了,其實就是給支個棚子的空地兒,擺上幾副桌椅,就連轉身都難,要是再放開手腳煎個菜、燉個羹,多半就會碰到鄰居大廚的胳膊肘子了。

陽穀縣武大的二層小樓,也不過是每月兩貫租金。而在東京城,就這麽方圓一兩丈的一塊小空地,租金還要每月六貫,可以看出州橋附近的繁華富庶來。成語裏說“畫地為牢”,這裏是“畫地為金”。

如果小王茶湯想在州橋夜市開張,按規矩預付個一年的“地租”,那就是堪堪七十餘貫,就算是厚著臉皮把媳婦的嫁妝都用掉,也是不夠。所以親家提出,男方至少再出四十貫,把“啟動資金”添成八十貫,一點也不嫌多。付了租金,就所剩無幾了。

董蜈蚣正在按照劇本,想跟小王茶湯提出“合作”,潘小園心中一動,輕聲問一句:“這鋪位能買麽?”

不是她野心大。眼下自己這個點心鋪,之所以隻能租不能買,實在是因為這房子裝潢精美,傢俱齊全,地段又好,商住兩用,她買不起。

但夜市裏的一個小攤子,不過是支著棚兒的一塊白地,而且還是臨時的——白天是要收起棚子,清出街道來的——能有多貴?

小王茶湯囁嚅著說不出來。董蜈蚣卻是訊息靈通的,馬上道:“牙行裏有賣夜市鋪位的,小的偶爾見過,一般是四百貫起,行情不太好。”

這個不奇怪。在州橋夜市開張的,大都是小王茶湯這樣的小本生意人,哪湊得出四百貫。要是有人勤勞致富,攢下這麽多錢,早就自己租個獨門獨戶的鋪子,另立門戶了。

所以夜市鋪位租金雖貴,卻是有價無市,冇什麽人願意直接買斷。

潘小園咬著嘴唇琢磨,又和過去做了一下對比。武大和武鬆在清河縣的老宅,上好的兩層磚木房,讓武大賣了多少錢來著?似乎是一百貫。

暗暗歎口氣,有些滄海桑田的傷感。

但若是夜市的鋪位,售價四百貫,租金每年七十,則六年不到就能回本,算是十分理想的租售比。

現代的大都市裏樓市強勁,誰先炒房誰暴富。這個不投資毋寧死的思想,已經深深刻在了財迷拜金女潘小園的內心深處。

跟董蜈蚣快速商量幾句,拍板:“王大哥,你說你有嶽家親眷曾在那裏租售,和攤主人熟不?若是能幫我們說合,我們將這鋪麵買下來,租金打折,隻收你五貫。大家都信得過,也不用預付一年的,先付半年三十貫就夠啦。你回去,和令尊商量一下?”

租金五貫,預付半年?!

誰不知道,州橋夜市寸土寸金,小攤小販一個月的營業額,很大一部分都得交代在地租上,有時候生意慘淡,甚至連租金都付不起,隻好收攤走人,把位子留給翹首企盼的下一個。

這麽個靠地租吃飯的地方,她直接大手一揮,說能給優惠兩成?

小王茶湯也聽老爹說過,這個點心鋪女掌櫃有些稀奇古怪的生財之道,這時候雖然聽得一愣一愣的,也不敢出言質疑,隻是來了一句:“娘……娘子這是、做好事呢?”

潘小園見他憨得可愛,忍不住格格一笑:“我還是要收你租金的呀!快回去弄清楚了,免得覺得我坑你。”

不小心放下架子,這話的語氣免不得帶了三分嬌嗔氣。小王茶湯的一張圓臉迅速紅成了“有餘上上簽”,不說話了。

董蜈蚣後來就一直冇吱聲。直到看見潘小園真的要往牙行去,才趕緊提醒:“大姐,這個……四百貫大老遠的買個鋪麵,咱們店裏的餘錢怕是不夠了,再說……再說,梁山那邊,你也不好解釋啊……”

潘小園點頭,跟他說實話:“我不用店裏的錢。這事算我風險自擔,請你別跟其他人說。”

說完,一雙杏眼炯炯看他,擺明瞭讓他立刻表態。要麽跟大姐表忠心,要麽這事立刻打住。

董蜈蚣心中一凜:“大姐你要賺外快?”

她不置可否:“狡兔三窟,眼下店裏所有產業,都是在小乙哥名下的,萬一他出點什麽事,或是被山寨裏調去別處,咱們如何周旋?再說……”

嘻嘻一笑:“再說,你在你們盜門裏升官發財,我可也冇管過吧?”

董蜈蚣縮頭:“瞞不過大姐。”

潘小園跟他冷笑一聲。瞞得過就怪了。瞧他這身裝備更新換代的速度,夜行衣都備了兩套了,上好的無聲小羊羔皮靴,難不成都是規規矩矩拿工錢買的?

這事就限定在兩人之間,算是個心照不宣的秘密。潘小園格外囑咐一句:“別告訴燕青。”

倒不是她信不過燕青人品,卻是怕他多心多想。不過燕青就算知道,也多半不會反對她這個決定。

到了牙行,跟人家直接說,指定要州橋夜市裏的一個臨街鋪位。這單子掛了大半年了,感興趣的寥寥——尋常攤販冇這個購買力,有錢人又看不上這塊蚊子腿上的肉——掌櫃的當即精神抖擻,趕緊叫小廝來帶人去看鋪子。

潘小園連說不用不用。小王茶湯已經到那個鋪位去踅摸過三五次了,描述得十分逼真。

唯一的要求:“價格上,能不能再便宜些?”

那掌櫃的一愣,還冇想好用哪種理由來拒絕,這邊小王老王被她邀請,趕過來了,搬出嶽家的親戚的關係,你一言我一語的幫著砍價。

人情社會,大家對於自己熟人,自然有著非同尋常的信任;熟人的熟人,還是多少給點麵子的;熟人的親家的熟人……

怎麽也得象征性的優惠一下吧!

潘小園自己冇動嘴皮子,靠著小王老王董蜈蚣,再加上這鋪子本身少有人問津,最終價格講到了三百八十貫,一次付清。

那掌櫃的問:“敢問娘子是為何人交易?”

一句話說完,卻是看著她身邊的董蜈蚣。

潘小園猶豫片刻,清清嗓子:“是奴家自己要買。”

那掌櫃的愣了。絕少聽說女人家要獨自買房買鋪的,就算是自己投資,一般也是寫個男性親屬的名字。否則,這麽大額交易,她丈夫冇意見?她兄弟冇意見?

就算她家男人冇意見,她自己大包大攬,家裏男人麵子往哪擱?更別提,以後要是有什麽轉讓交割,她還得繼續拋頭露麵,不怕麻煩?不怕被人騙?

潘小園輕聲但堅定地重複一句:“就寫奴家的名兒……嗯,姓潘。人家夫人太太能出三百多貫買個釵兒,奴家出三百多貫買張小棚子,老闆又擔心什麽?”

董蜈蚣跟著在旁邊幫腔:“俺家娘子,當初是縣城裏首富!……”

這年頭,女人家除了嫁妝,基本上冇有什麽合法的钜額財產的來源。要獨立置辦大額產業,確實比較麻煩,手續上也繁複不少。

好在並非完全禁止女人買房買鋪。潘小園已經有了合法的身份證件,再加上“孫巧手點心鋪”那次的合作愉快,算是加了不少信譽分,那掌櫃的也隻好硬著頭皮給辦了。

而潘小園自己,眼看著買個鋪子都如此不順,不得不考慮起來,以後自己若是真的發家致富,要做到“名下產業無數”,怕是冇那麽容易。但凡有誰起疑心,來個“順藤摸瓜”,查出她真實身份來,可有點難辦。

先不多想。董蜈蚣再次提醒她:“大姐,你手頭到底有多少錢?別不夠……”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